郎酒歷史介紹(郎酒前身)
作者: 酒而酒之
發布于:2024-01-24 15:15:57
郎酒是我國傳統的白酒品牌之一,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。自西漢的“枸醬”以來已有千年。新中國成立后,郎酒于1957年在原產地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恢復生產。
建元六年,漢武帝把二郎灘一帶生產的“枸醬酒”欽定為貢酒。
北宋年間,古藺土著居民開始用郎泉水釀酒,史稱“鳳曲法酒”。
明代,赤水河畔出現了釀酒的“回沙工藝”。
清代,二郎鎮已有大小酒坊、糟房20余家,酒師、酒工數以百計,除生產著名的“鳳曲法酒”外,還釀造各種曲酒、白酒、果酒和雜糧酒,供應當地居民飲用。
光緒二十四年,榮昌商人鄧惠川攜家來到二郎鎮,在二郎開辦了“絮志酒廠”,所制的酒質地醇和、清香爽口。
光緒三十三年,鄧惠川將“絮志酒廠”改名為“惠川糟房”,聘請貴州茅臺酒廠前身之一的“榮筆酒坊”的師傅,在原“鳳曲法酒”的基礎上釀造出一種“開壇噴香、入口呈醬”的醬香型美酒,以工藝命名為“回沙郎酒”,由于與茅臺酒風格相近,開壇時香氣撲鼻,入口醬香更濃,獲得了巨大聲譽,這就是郎酒的前身。
民國二十二年,雷紹清等生意人合股辦了“集義新糟坊”,聘請“成義糟坊”、“惠川糟坊”等知名師傅,釀出一種融惠川、茅臺風味為一體的,既有焦香、酯香、醇香,又略帶濃香的醬香酒,為彰顯此酒是用有優美傳說的郎泉水釀造的,命名為“郎酒”。
從“枸醬酒”到“鳳曲法酒”,從“回沙工藝”到“盤勾勾兌”,郎酒傳承一千多年的釀造古法,形成了“高溫制曲、兩次投糧、晾堂堆積、回沙發酵、九次蒸釀、八次發酵、七次取酒、經年洞藏、盤勾勾兌”的獨特工藝。
郎酒的發展歷程不僅見證了中國白酒業的發展,也象征了傳統的釀造技藝和文化的傳承。